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信息熵的动物鼠疫流行强度定量化初探
葛军旗, 李镜辉, 马永康, 龚正达
摘要259)      PDF (479KB)(713)   
目的 探索使用信息熵公式测量动物鼠疫流行强度的可行性。 方法 基于信息熵公式构建动物鼠疫的流行强度公式I a,尝试用该公式计算8个疫点(乡镇数≥8)模拟数据的流行强度,并对1982-2005年云南省盈江、陇川两个县疫情数据的流行强度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模拟数据的流行强度结果显示,8个疫点集中于1个乡镇时,动物鼠疫的流行强度最小(I a=0.288),8个乡镇均有疫情时,动物鼠疫的流行强度最大(I a=2.079),在疫点相同的情况下,疫情涉及的乡镇数越多,流行强度越大;疫情数据的流行强度显示,盈江和陇川县动物鼠疫流行强度最大的年份分别出现在1995年(I a=2.107)和1990年(I a=1.642);盈江县动物鼠疫流行强度最大的年份出现在1995年(I a=2.107),而不是发生疫点数最多的1993年(I a=1.885)。对2个县I a做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301( P=0.150),显示2个县动物鼠疫流行情况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 结论 流行强度公式能够区分鼠疫疫情的复杂性和层次结构,使动物鼠疫流行强度在同一疫源地的不同时段、或同一时段不同疫源地之间产生可比性。
2018, 29 (5): 439-441.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5.004
不同保存时间的溴敌隆粉剂、母液对大鼠和小鼠实验室药效观察
李贵昌, 刘京立, 李镜辉, 葛军旗
摘要1389)      PDF (379KB)(1100)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保存时间的溴敌隆母液、粉剂对药效的影响。方法 生产日期分别是1995年、1999年的溴敌隆粉剂和1995年、2000年的溴敌隆母液,分别配制成0.005%的毒饵,以大鼠和小鼠为实验对象,每组6只,做实验室无选择溴敌隆毒饵实验。结果 各组动物在喂食毒饵后,实验大鼠、小鼠全部死亡,大鼠最长存活7 d,小鼠最长存活13 d,经生存分析, 大鼠、小鼠存活时间对各种毒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鼠:χ2=0.43,P=0.934;小鼠:χ2=7.07,P=0.070);保存时间分别为5~10年的溴敌隆母液和粉剂对大鼠、小鼠药效无变化。结论 溴敌隆粉剂和母液在适宜的保存条件下,药效至少在10年内未发生显著变化。

2009, 20 (2): 133-134.
家鼠型鼠疫监控中的病死鼠报告
李镜辉1, 马永康2, 李贵昌1, 李天元2, 刘京立1,王国良2, 葛军旗1, 李俊勇2, 俞东征1, 董兴齐2
摘要1341)      PDF (324KB)(925)   

【摘要】 目的 深入认识病死鼠报告在家鼠型鼠疫监控中的作用及其与关联监测法在监控中的相互配合。方法 (1) 分析比较病死鼠报告、疫情三报在及时发现家鼠型鼠疫鼠间疫情中的作用; (2)分析病死鼠报告与关联监测法的关系及后者的功用。 结果 (1)病死鼠报告与及时发现家鼠型鼠疫鼠间疫情有关,而疫情三报中除病死鼠报告外的其他两报与及时发现家鼠型鼠疫鼠间疫情无关; (2)病死鼠报告与关联监测法共同构成家鼠型鼠疫监控的两项核心技术(2HD技术);在2HD技术中,病死鼠报告主要担负着及时发现家鼠型鼠疫鼠间疫情的任务,而关联监测法有减少和发现鼠间疫情的双重功用,但以前者为主。 结论 在家鼠型鼠疫监控中,为了及时发现并成功控制鼠间疫情,应重点推广2HD技术;同时要正确理解和对待疫情三报。

2009, 20 (1): 48-50.
家鼠型鼠疫发病率模式函数与关联监测法
李镜辉1;马永康2;李贵昌1; 李天元2; 刘京立1; 王国良2; 葛军旗1; 李俊勇2; 俞东征1; 董兴齐2
摘要1114)      PDF (236KB)(746)   
目的 深入认识家鼠型鼠疫的发病机制,科学制定或选择相应的监控措施。方法 以数学语言表达家鼠型鼠疫由鼠到人的传播途径,以彰显各发病决定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有关的家鼠型鼠疫监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导出家鼠型鼠疫发病(率)模式函数(式);(2)关联监测法与平行监测法比较,更符合流行病学原理和统计学要求,因而更有效;实际工作量更小,因而更符合"成本效益比"要求。结论 (1)家鼠型鼠疫发病率模式函数彰显了各发病因子间的内在联系,对家鼠型鼠疫的预防控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家鼠型鼠疫的监测应采用关联监测法,不应采用平行监测法。
低鼠密度地区实施生态措施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效果探讨
姜法春1;宋明亮1;于式德2;苏航1;高汝钦3;李镜辉4
摘要1182)      PDF (567KB)(653)   
目的 探讨生态措施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效果。方法 通过宣传教育形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地面硬化、设置防鼠网等完善防鼠设施;通过环境治理有效控制鼠密度;通过鼠情监测和HFRS发病情况评价控制效果。结果 3个试验区鼠平均捕获率在0.53%~1.04%之间,生态区HFRS病例最多。结论 在经济相对发达、鼠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以及HFRS病例高度散发的地区实施生态措施控制HFRS的优势不明显。
1999至2004年云南省家鼠型鼠疫鼠间疫点发现方式调查
李贵昌1;马永康2;李镜辉1;李天元2;董兴齐2;刘京立1;葛军旗1
摘要1103)      PDF (117KB)(667)   
目的 探讨家鼠型鼠疫鼠间疫情的主要发现途径。方法 通过对1999~2004年云南省捕获鼠及自毙鼠有关资料的比较以及对其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自毙鼠报告情况的比较,查明鼠间鼠疫疫点的发现途径。结果 1999~2004年云南省家鼠型鼠疫所有鼠间疫点通过自毙鼠检测发现者占89.6%,通过捕获鼠检测发现的仅占10.4%。人间鼠疫病例多的县(市)和病例多的年份自毙鼠报告率显著低于病例少的县(市)和年份。结论 1999~2004年云南省家鼠型鼠疫鼠间疫点主要是通过自毙鼠检测发现的,自毙鼠报告是发现鼠间疫情的主要手段。
家鼠型鼠疫监测指标
葛军旗1;李镜辉1;马永康2
摘要404)      PDF (109KB)(694)   
动物与人类传染病 Ⅲ.几类疾病的关系及动物在人类传染病中的作用
李镜辉;李贵昌;刘京立
摘要441)      PDF (135KB)(767)   
动物与人类传染病 Ⅱ.传染病生态系中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
李镜辉;李贵昌;刘京立
摘要424)      PDF (64KB)(797)   
传染病生态系与人畜共患病
李镜辉;李贵昌;刘京立
摘要444)      PDF (85KB)(646)   
我国市县灭鼠中的鼠密度监测
李镜辉
摘要483)      PDF (84KB)(636)   
生态学方法在控制城镇居民区家鼠中的作用
王谷生1; 岳木生1; 刘起勇2; 李镜辉2; 李键3; 何全胜4; 张震中4
摘要1000)      PDF (71KB)(631)   
目的:继天门城镇居民区采用生态学方法防制家鼠试验后,又在潜江按同一方法进行试验,探讨该方法在家鼠防制中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比较以生态学方法为主的综合防制与单一药物防制家鼠的效果。结果:试验区鼠密度从1997年6月起一直维持在国家标准3%以下,两年间鼠密度在1%以下的有14个月;药物区每年组织两次灭鼠,鼠密度呈高低波动,两年中仅有8个月在3%以下;空白区两年间有2个月高出试验前鼠密度(7.25%),绝大多数月份在4%~6%之间。结论:以生态学方法为主的综合防制比单一药物防制家鼠可取得更好、更持久的灭鼠效果。
城镇居民区家栖鼠综合防制探讨
王谷生1; 刘起勇2; 岳木生1; 李镜辉1; 李健3
摘要442)      PDF (65KB)(674)   
动物饲养场杀它仗灭鼠试验
刘起勇; 秦爱平; 杨家文; 李铁柱; 李永文; 李镜辉; 汪诚信
摘要386)      PDF (325KB)(540)   
以生态学方法为主的综合防制城镇居民区家鼠试验──Ⅰ.主要结果分析
李镜辉1; 岳木生2; 刘起勇1; 李健3; 王谷生2; 刘文4; 肖尊清4; 郑连光2; 孙援越4; 汪波4; 刘建新4; 吴桂月4; 王美云4; 周翠贞4; 倪明延4; 汪诚信1
摘要1023)      PDF (1361KB)(626)   
目的:探讨以生态学方法为主的综合防制城镇居民区家鼠的措施。方法:比较综合防制与单纯药物防制家鼠的效果。结果:试验区鼠密度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而且从1996年5月至今维持在国家规定标准(3%)以下;药物区除投药后1~2个月内鼠密度暂时下降外,大多数月份均在6%以上,且从未下降到3%以下的国家标准;空白区除试验开始后药物杀灭使鼠密度下降外,从第2个月起一直超过6%,大多数月份在12%~13%。结论:综合防制不仅可以取得与单纯药物相同的甚至更好的灭鼠效果,且可减少或避免药物对环境的污染、人畜误食及二次中毒、灭效维持时间不长、鼠类易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耗费大量人、财、物力等副作用或弊端。
C型肉毒梭菌毒素应用于旅游点现场的灭鼠试验
刘起勇; 李铁柱; 汪诚信; 李镜辉; 杨庭祥
摘要1085)      PDF (511KB)(568)   
笔者于1992年6月,在高气温(室外23~33.5℃、室内20~29℃)条件下,用C型肉毒梭菌毒素在北方某市两个旅游点进行灭鼠试验,灭效分别为93.35%和100%。基饵为大米,毒素含量为3000MLD/g。国内尚未见同类报道。
城市特殊环境与居民环境鼠类生态比较研究
刘起勇1; 李镜辉1; 岳木生2; 尹强3; 胡志忠4; 汪诚信1
摘要1147)      PDF (17424KB)(904)   
本文首次对城市特殊环境与居民环境鼠类生态作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物种构成、鼠类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因地区、环境不同而异,但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小家鼠( Mus musculus)是共同的优势种。鼠密度总体水平在两种环境的差异亦因地区不同而异,如吉林省和内蒙包头市的特殊环境鼠密度显著低于居民环境(P<0.001),湖北省则相反(P<0.001);吉林省特殊环境与居民环境鼠密度基本呈同步起伏,湖北省两者很不相同。不同鼠种在不同地区、环境的密度水平及时间变动曲线也不一致。吉林省特殊环境与居民环境的褐家鼠密度水平相近,基本呈同步起伏;湖北省特殊环境显著高于居民环境,二者时间变动曲线很不相同。吉林省居民环境小家鼠密度显著高于特殊环境(P<0.001),二者基本呈同步起伏;湖北省恰恰相反。两省特殊环境的褐家鼠、小家鼠密度变异性均比居民环境大。褐家鼠、小家鼠性比在不同地区各异,总体上雌性比越高则鼠密度水平越高,小家鼠雌性比与密度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5),而褐家鼠无显著相关性。本文还报道了包头市特殊环境鼠类分类调查等结果。特殊环境建筑面积与居民环境比为1∶13;居民环境鼠类分布特点:凉房鼠密度为住房的11倍。
代粮毒饵灭鼠试验研究
高文林1; 李镜辉2; 刘建军1; 李铁柱2; 陈永江1 赵凤山1; 宋东霞1; 谭建国1
摘要1073)      PDF (1424KB)(648)   
选自8种候选材料、可节粮60%的代粮诱饵,其组成为17.5%酒糟+17.5%醋糟+25%膨润土+40%玉米面,与正常粮食诱饵玉米面颗粒比较,摄食系数分别为0.79(大白鼠)和0.46(褐家鼠),加入引诱剂后,摄食系数分别上升至1.38(大白鼠)和0.56(褐家鼠)。其1‰敌鼠钠盐毒饵对褐家鼠的有选择和无选择摄食试验的毒杀比均为10∶10。现场试验表明,它能完全代替粮食诱饵用于灭鼠。
著名鼠类防制专家——汪诚信
李镜辉
摘要431)      PDF (956KB)(575)   
多用慢性药 慎用急性药
李镜辉
摘要444)      PDF (361KB)(492)